五常“贡米”背后的故事,只有1%的人知道

2018-09-13 17:09:51

都说东北五常大米好,这个好怎么形容呢?东北话叫,空抱饭碗。

原意是一到冬天或开春,什么菜都没得吃,只能干吃主食,形容伙食差,日子苦。但五常大米的“空抱饭碗”意思完全不一样,就是吃五常大米,就算什么菜都不吃,都能干吃两碗饭,因为太好吃了。


智能电饭锅|智能家电|智能厨电|智能厨房|智能家居-点厨科技,中国智能厨电开拓者

其实,五常大米在古代早已声名显赫,是皇室钟情的贡米。更相传,对饮食极其挑剔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,称“非此米不能进食”。传说是否可信?五常大米背后有哪些历史故事?五常大米就是五常稻花香大米吗?不二今天就来讲讲五常大米的前世今生。始于唐兴于清,皇室贡米所言不虚。

唐朝初期,那时的五常还是古渤海国,就已经开始种水稻。后来到了大清年间,五常才算是出了名。我们知道白山黑水(长白山和黑龙江,泛指中国东北地区,也是满族的发源地),是努尔哈赤龙兴之地,大清老家的东西,自然格外受重视。乾隆年间,乾隆爷从北京皇城将大约1200多人迁到现在的黑龙江五常拉林镇这块地方,屯垦种田。到了道光年间 (1835年),吉林将军富俊组织一批朝鲜族居民,在沙河镇的亮甸子、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碾米。因为这个地方产的大米口感很好,每年都会有一批送到北京当贡品。要是哪个大臣能吃到这种大米,简直是一种荣耀。


智能电饭锅|智能家电|智能厨电|智能厨房|智能家居-点厨科技,中国智能厨电开拓者

所以,五常大米是贡米是确确凿凿的事儿。“慈禧,非五常大米不进食”的传说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。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那个时候的五常大米指的是五常这个地方出的大米,没有明确的品种之分,更没有稻花香这个品种。慈禧可能吃过五常大米,但是一定没吃过五常稻花香。稻花香,走向高端水稻的转折点建国后,五常大米也一直被定为人民大会堂的“国宴”专供米。而真正让五常大米被全国朋友所追捧的原因是因为“稻花香”的出现。

1993年,号称“东北袁隆平”的农民水稻专家-田永太,在田间无意发现了一株看起来有点特殊的稻子。在此基础上,田永太经过多次实验,反复筛查遴选,终于培育出了“五优稻1号”水稻品种。用“五优稻1号”种出来的大米,不仅长粒,口感还好。深受到广大百姓好评。1999年,在“五优稻1号”的基础上,田永太又成功培育出了“五优稻4号”,即现在俗称的“稻花香”。稻花香不仅遗传了“五优稻1号”的全部优点,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,香!为什么叫到稻花香呢?因为香啊!连叶子和稻花都是香的,煮饭时更是飘香满屋,所以取名“稻花香”。

现在五常稻田里种的水稻十有八九是稻花香这个品种。五常大米勾兑迷局“米”红是非多呀!因为市场需求量大,产量却很少,假五常稻花香铺天盖地,对五常大米的信誉造成了致命的打击。纯的不多,纯假的也不多,往往是真假两搀。真米假米兑着来。把外形差不多的大米,按比例搀兑,比如一半一半,也有的真七假三,这已经算不错的了,还有真四假六。这些行为新闻里也都曝光过。每年一到秋天,阿城、尚志、呼兰这些五常周边地方种的水稻被一车一车运往五常,这些大米跟五常稻花香外形很像,都是细长粒,很难分辨。所以很多人即使花了高价,也很难保证吃到的是纯正的五常稻花香大米。这让真正喜爱五常大米的朋友,倍感无奈。这篇文章并不能保证市面上的假五常稻花香能彻底杜绝,只是希望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帮助更多人了解五常稻花香背后的故事。